张家港会计上岗证(从业资格证)培训班之会计电算化(三)
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
会计电算化系统就是在
电子计算机中实现对
会计数据的计算和处理过程,它的建立通常要经过如下过程:
1、系统检查
主要任务是了解使用者的要求及现实环境。通过对企业调查,了解企业的
组织机构、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信息联系;通过对会计部门的调查,了解
会计记录的特点和方法。
系统调查的目的是要对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归纳、汇总,对业务的数据流做出准确的判断分析。
2、系统分析
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新系统要做什么,即通过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分析,用文字、符号、图表来描述调查结果,包括系统总体结构及划分,系统界面及内部接口、功能、
数据流程图、
数据字典、输入输出要求等系统的
逻辑模型,作为下一个阶段
系统设计工作的重要依据。
3、系统设计
系统分析阶段得到的逻辑模型只是指出了系统应该“做些什么”,系统设计就是要根据逻辑模型提出一个“如何去做”的具体方案,即系统的物理模型,包括确定所需硬件资源、
系统模块结构图、模块设计说明书、
数据库设计、文件设计、代码设计、输入输出设计等,编程人员根据这个方案就能编出满足功能要求的
应用软件。
4、系统调试及试运行
设计完毕,首先以模拟数据对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测试,从而发现问题,不断完善。其次,在正式交付用户使用前,要人机并行操作若干个会计月度,以便两相核对,进一步检验系统设计是否正确、可靠。
现在,来看
会计电算化系统一般的数据处理过程。
特点
手工
会计系统与计算机会计系统既有相同点,又有不同点,经过与手工会计系统比较分析后,得出计算机会计系统的特点有:
数据的层次结构
在会计工作中,广泛运用计算机来处理经济业务,是
会计技术上的革命,但并没有改变会计的基本原理。会计电算化仍然要遵循
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,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运用复式记账原理,编制
会计分录,登记
账户,然后编制会计报表。
无论是手工会计还是电算化会计,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,提供会计信息,进行
经济预测,参与
经营决策,提高
经济效益,手工会计或电算化会计要达到系统目标,都必须经过数据的收集、加工、处理和传输,从价值方面入手来控制
经济活动,努力实现以尽量少的投入,达到尽量大的产出。
基本原理目标和基本功能
都要遵循基本的
会计理论和
会计方法。
电算化会计会引起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上的变化,但这种变化是渐进型的,而不是突变型的,目前的电算化会计必须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。
都必须保存
会计档案。会计档案是会计的重要历史资料,必须按照规定妥善保管。实行电算化会计,大部分会计档案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,由手工会计下纸质的会计档案变为磁性介质的会计档案,备份消失和复制都很容易。这就要求用更科学的方法,加强会计档案的保管。
会计理论和方法会计法规和准则 共同遵守会计法规和
会计准则。电算化会计不能置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于不顾,相反应当更严格地执行,从措施上、技术上杜绝可能的失误。
联系人:高老师 电话:15851623133
QQ:249885811 (备注:会计咨询)
地址:市区公园路100号(国贸酒店对面的农业银行往南300米,城北派出所斜对面
发布时间:2013-01-05 15:19:34